河南:2024年全面开展老年助餐 要建成超7300个老年助餐场所
发布时间:2024-02-26 浏览次数:0次
先来看一组数据:截至2023年底,河南60岁以上人口占常住人口的18.9%,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。根据相关部门预测,到2025年,我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2000万,占比达到20%左右;到2035年,将达2700万左右,占比超过27%。
2月23日,河南省民政厅召开2024年全省民政工作会议,回顾总结2023年民政工作,安排部署2024年重点任务。大河报·豫视频记者从会议现场获悉,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,养老工作是今年全省民政工作的“重中之重”,2024年,我省要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,全面开展老年助餐,全年要建成7300个以上老年助餐场所。
“老年助餐工作已列入今年全省重点民生实事。”河南省民政厅党组书记、厅长余广庆在会上指出,全年要建成7300个以上老年助餐场所,实现老年助餐服务覆盖全省40%的城镇社区和10%的行政村,每个乡镇(街道)均有1个能够提供配餐服务的老年食堂(中央厨房)。
我省还将适时召开全省老年助餐现场会,提升老年助餐服务的标准化、规范化、智慧化水平。在落实基本养老服务方面,现阶段要着眼保基本、广覆盖、可持续,重点聚焦失能、残疾、无人照顾等老年人的需求,建立养老服务补贴、护理补贴、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等制度,对老年人给予物质帮助、照护服务、关爱服务等保障。要优先发展护理型床位,适当增设认知障碍照护床位,满足失能、失智老年人刚性照护需求。此外,作为今年的一项新任务,还要开展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,要整合利用好政策资源,对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按规定给予补贴,实现集中照护,切实解决失能老年人家庭“一人失能、全家失衡”的困境。
在提升居家社区养老品质方面,余广庆指出,街道、社区的养老服务设施要建好,持续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,抓好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。同时,更得用好,要大力培育专业养老服务机构,推动连锁化、规模化、品牌化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,让街道综合养老中心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充分发挥作用,让在社区养老的老年人有地方可去,居家养老的能得到方便、快捷、专业的服务。
“目前,养老工作的主要短板是农村,要尽快补齐。”会上,还对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提出明确要求,要求县乡两级在提升兜底保障能力的同时,提供低偿的社会化养老服务,解决农村养老床位不足的问题,其中,县级要坚持在提高建设标准、规范日常管理、改进服务上下功夫,推动50个以上县级特困供养机构达标创建三级以上养老机构;乡镇敬老院转型区域养老中心还要继续推进,今年的目标是300个以上完成转型;村级要建成500个以上养老示范服务站点;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要达到6万户。
会上,还强调要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。据介绍,在设施资源配置方面,全省养老机构平均入住率不足50%,而有集中托养需求的失能、半失能老人找不到适合的床位,“一床难求”与大量闲置的现象并存。“各地要全面调研、加强统筹,推进供需适配。”余广庆指出,既要有针对性地积极争取增量,又要用足用好存量,科学合理配置资源,不断优化结构布局。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,要发挥社会组织、公益慈善力量作用,并有效撬动市场资源。既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,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入,提高服务、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,充分发挥市场对养老、康复辅具等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;又要牢牢把握相关服务的公益属性,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监管指导,防止损害群众利益,构建事业和产业的双赢局面。
记者注意到,为强化项目带动,省级今年要谋划建设河南省养老服务综合示范园区,打造康养宜居的目的地、模式输出先行地、养老人才集聚地。
面对“银发浪潮”,挑战与机遇并存。我省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,失能、半失能老人多、空巢老人多,而老年人养老财富积累不够,支付能力较弱,“未富先老”“未备先老”问题突出,再叠加家庭小型化、少子化、空巢化,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难以为继,养老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,同时,也给基本养老服务、银发经济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。余广庆表示,这迫切需要积极探索具有河南特色的应对人口老龄化之路,加快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,城乡统筹、权责明晰、保障适度、可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,提高广大老年人生活品质。
来源:大河报编辑:马怀宇